地址:广东省博鱼彩票·(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
邮箱:admin@dfsmww.com
更新时间:2023-12-03 04:52:06
博鱼彩票分享世界尽头的奇迹5年前,长达一百多天的中央电视台《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特别报道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科考队的13名科考队员如何在南极冰穹A插上了国旗。5年后,该报道的随行记者陈晓夏写出了《世界尽头的奇迹》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在探索“人类不可接近之极”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感受到了13名科考队员的伤痛和喜悦,让我们体验了生与死的洗礼,感悟了坚强与忠诚
翻开《世界尽头的奇迹》,看到每篇文章前的日期和地名,让人仿佛亲手翻阅陈晓夏5年前的日记本,仿佛随他一同踏上了一次生死未卜的万里。陈晓夏以CCTV记者、南极科考内陆冰盖队队员的独特身份,用生动、精彩的语言,讲述了科考队员在南极夏季零下50度低温的极端环境下,探秘“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冰穹最高点(即Dome-A)科考的全过程,将13名科考队员挺进南极冰穹A的艰难之旅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150多天的艰难征程,我见到和经历的奇遇太多,奇观太多,奇险太多,由此生发的感悟也太多。”陈晓夏在《世界尽头的奇迹》的后记开篇这么表述。如此多的“太多”,他究竟是何以耐得住那颗激动、难以平静的心,在5年后的今天,写完这本书的?陈晓夏坦言,实际上,自己在南极100多天行进过程中坚持每天写日记,并在2005年回国后对日记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书稿已见雏形。但里面主要呈现的是自己随行的所见所闻,他觉得承载内涵过于单薄,似乎意犹未尽,于是决定将其暂且搁置,让这些文字沉淀出它的独特韵味。
这一放就是5年。直到2009年,他看到我国在他们首次抵达的Dome-A建站的报道,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5年的沉淀,让他找到了南极之旅后心中结出的果实,即要通过这些人、这些事向人们传递一种“自信感恩的精神和热爱生命的力量”。因为沉淀,他不再只是将文字集结起来,而是给文字赋予了灵魂,让书“活”了。
为了让《世界尽头的奇迹》“灵动”起来,陈晓夏从3个角度立体呈现他们的南极之旅。首先他将书中科学知识的门槛降低了,将电视节目中所没有谈及到的科学知识进行了普及。诸如:虽然南极是冰雪的宝库,可南极内陆却是最干燥的地方;南纬60度以南的海域是世界第五大洋南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为38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踏入南极圈的第一人是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终年生活在南极的巨海燕、阿德雷企鹅等野生动物数量因人类侵扰而下降。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评价说:“这本日记体作品纪实性与文学性兼备,包含了丰富的南极科考知识和极端环境下的野外生存常识,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极地科普读物,读者在家中就可以体验少有的南极游,走近神秘的南极冰盖深处,一探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奥秘。”
其次,陈晓夏将电视报道中没有展示的独家照片和内容添入书中,如书中在户外采访时他冻伤的鼻子、耳朵的照片让人不寒而栗,描述遭遇“南极死光”白化天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身处何等险境。此外,书中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科考队员在与世隔绝的极端环境里出现的情绪、心理上的种种变化。二十多万字的生动文字下更渗透着陈晓夏自己的人生感悟。
或许正因为如此,曾三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程晓副院长评价说,纵览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众多南极作品,这本《世界尽头的奇迹》是最好的,值得我们用心一读。
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对南极探险之旅曾表示:“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真是如此?不,至少在《世界尽头的奇迹》中能看到陈晓夏这趟极地之旅有艰难痛楚,但用“痛并快乐着”形容他当时的心情恰如其分。从该书的引子《万年玄冰的》中看到,陈晓夏如何成为中国远征南极冰盖的勇士之一,并同其他12位队员在启程前一同经历了一次“魔鬼训练”,在大负荷训练下他还享受着“在冰川上边行走、边思考的快乐”。
对“魔鬼训练”,陈晓夏只是轻描淡写。但在书中的四个篇章里,陈晓夏用他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13位科考队员遇到的三“极”,即身处“极”端环境、挑战生存“极”限、亲临“极”致景象。
身处“极”端环境、挑战生存“极”限都让13位队员要忍受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痛。经过“魔鬼”西风带时,遇到中心风力最高达11级的飓风,十多米高的巨浪拍到雪龙船7层楼高的驾驶台上博鱼彩票,船体剧烈地晃动将人在船舱中甩来甩去,陈晓夏感受到了人生第一次的恐惧。美丽、纯洁的积雪下掩盖着致命的冰裂隙,随时可能让科考队员坠入万丈深渊。在内陆冰盖挺进中,随着海拔升高,缺氧越来越明显,队员待在近乎密闭的生活舱里,鼻子和嘴都担负着辅助呼吸的功能,因此吃饭也不如电影《南极料理》中那般容易。吃饭稍微快点,嘴顾不上喘气就觉得十分憋闷,似乎人快要窒息。承载科考队员行进的雪地车在遇到陡坡时,动力急剧下降,速度变慢,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他们只能忍痛割爱,甩掉集装箱后轻装上路。为了能及时发回视频让后方观众看到,陈晓夏和同事吃了不少苦头,用海事卫星传输1分钟的画面需要30分钟的输送时间博鱼彩票,常常遇到卫星信号不稳定的时候,他们只能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实现了电视史上的极地传输突破。
“这本书就是讲述人的故事,更多地关注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陈晓夏说。中国南极科考20多年以来,每年都会派遣科考队员,有些科考队员甚至要在南极越冬。在南极内陆,景致很单一博鱼彩票,科考队员的生活很单调,通过这些文字,人们可以了解那些令人敬佩的科考队员们在地球的另一端,为了科学探索,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默默地为中国南极考察作贡献。
“我们的身份是双重的。在任何时候,首先我们担负的是科考队员的角色,其次才是科考记者。”陈晓夏说。他们协助科学家承担了大量科考辅助工作。比如陈晓夏和他的同事就是在冰川学家的指挥下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扮演这双重角色很不容易。在去南极Dome-A之前的大半年时间里,陈晓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做节目方案之前,他收集了和极地相关的海量资料,包括此前的相关报道、海洋局提供的相关数据,以此恶补极地知识,努力让自己在出发时成为半个专家。
在陈晓夏看来,从事科学报道的媒体记者很适合从事科普工作,因为他们擅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科学术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科学知识。在国际上,并不只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人适合担任科普工作者,具有相关自然学科领域背景知识的人可能更胜任这项工作。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在科普领域的缺失,使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学自然科学的人就只能作科研,而实际上这类人也是科普工作者的最佳人选。如国外很多科学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就是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家。这在陈晓夏担任与英国BBC合拍大型高清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方制片人时,让他感触颇深。
尽管陈晓夏现在已经在央视控股的上市公司从事传媒运营管理工作多年,但他还是对科普宣传工作十分挂念。今年,作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一分子,他被学会委以新的任务,即将在接下来的“科技传播能力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结合自己的新书告诉更多的人如何做好科普宣传。陈晓夏说:“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媒体记者,科普记者是相对边缘化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做科普!”